前進南極運動 ── 以台灣正名進軍南極國際舞台 簡要資訊

Khiago (企鵝先生)

南極地區之 2 個國際舞台
  1. 南極公約 (Antarctic Treaty, AT)
    • AT 不但成立極早 (1959 年) 並且管理地球表面上位於 60°S 以南、整個廣大的南極地區 (Antarctic Region) 之國際南極事務,南極公約系統轄有南極公約年會 (ATCM) 、南極科學研究委員會 (SCAR) 及國家南極科學研究計畫經理委員會 (COMNAP) …… 等而為一極重要之國際組織。由於未具聯合國會員資格,使現今的台灣無法加入該 「國際南極俱樂部 (Antarctic Club) 」而成為其簽約國。
    • 連國際 NGO 的「南極及南冰洋聯盟 (ASOC) 」自 1991 年起即列席 ATCM ,在現階段的台灣應爭取比照以成為其觀察員,惟名分大概只能依 WTO 、 APEC 或 WHA 模式,而其可預見的困難都是由於自己不爭氣:
      1. 受一直被[ ROC ]糾纏不清的中國阻撓。
      2. 是台灣的「南極資歷」遠不如 ASOC (積極關心具普世價值的國際南極保護議題) 。
  2. 南極大陸
    • 先進的海洋國家在南極大陸上之活動始於約 200 年前,現今該世界第 5 大陸塊,它如公海和太空一般為一「無主地」,只要遵守相關之 AT 的環保規定我們現在即可以 「台灣國」之名義或姿態進入該地球上極為特殊的國際舞台活動 ──
      1. 在那裡,沒有被阻撓進入的問題。
      2. 在那裡,沒有被干擾使用國號名稱的問題。
      3. 在那裡活動之效益遠超出國際政治領域 (還包括學術的、人文的、國防的、國際民生的 …… 等) 。
      4. 在那裡,所需的花費不多 (尤其假如只在南極夏天活動,而如紐西蘭運作包括一個「全年無休」之研究基地及一所國家南極科學研究院 …… 等之國家南極科學研究活動的年度開銷不超過 2 億台幣) ,需要的只是我們的行動。
    • 自1957/58 之國際地球物理年 (IGY) 後,國際社會在南極大陸之活動型態為 ──

官辦、設立研究站、進行持續不止的「國家南極科學研究活動 (NARE) 」,為主。

其特點:

NARE 是 AT 的簽約國在 ATCM 中有無投票權的門檻,它是「主權國家」才有的一項重要之「國際外交活動」

通常它係基於各國之外交部所訂的「國家南極政策」下成立「國家南極科學研究院 (署) 」來執行,亦即它是如假包換的國際外交活動之一環,這是促成包括連阿根廷 (已有 99 年歷史) 、智利、印度、中國、紐西蘭、烏克蘭、波蘭、俄羅斯 …… 到澳洲等財務不佳之國家都競相投入的主要理由;其他原因從學術研究及相關之國際交流、國計民生、國防到人文 (海洋文化、在嚴苛自然條件之南極作長期活動有利於培養科學務實精神而利於提升人力素質,和參與南極保護行動具普世價值) …… 等均是附帶原因。

南極研究基地相當於國土的延伸

沒有任何國家因為「學術研究」的需要而開啟其 NARE

有 4 個在「AT 場外」之南極大陸國際舞台活動的特例值得台灣借鏡 (前 3 個非 AT 簽約國,前 2 個甚至反對 AT) :

6 成之國家預算用在支付外債的巴基斯坦在剛結束之 2003/04 年之南極夏季已完成了其第 13 年的該項活動。

馬來西亞在 2002 年 2 月初大手筆的包租一客輪由其總理 Mahathir Mohamad 率領包括外交、國防、財政與環境部長、 3 位曾參與他國之國家南極科學研究活動的科學家以及有力之產業界人士 …… 等官、學及產共 67人訪問位於南極半島的各國之科學研究站,並在 2002/03 年南極夏季派出 6 位科學家至澳洲的研究站工作,而「進場參與 AT 之簽訂並設立自有的科學研究站,以進行持續不止之南極科學研究活動」的國家政策已快速成形。

印尼在 2001/02 年,派出 2 位科學家至澳洲的 Davis 研究站工作而開啟了其首度之南極科學研究活動。

前述 NGO 身份之 ASOC 轄下的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曾在 1986/91 年間於南極設立基地以關切南極的保護,而促成南極大陸在 1991 年於 AT 年會中被劃為「世界公園 (World Park) 」,這即是促使 ASOC 自此成為 ATCM 之觀察員的重要「南極資歷」。

設立基地,開啟「台灣正名之南極科學研究活動 (TARE) 」之效益

如擇地設立以台灣本土相關事務命名 (如玉山、 FORMOSA 及富海洋文化之原住民族名【達悟 / TAO】,國際慣例雖不以國名稱謂但無礙於國際社會對其所屬國別的認知) 之研究站,更可開放參觀而相當於在「南極國際舞台」成立一座「台灣館」,其局部效益為 ──

國際社會出版的南極地圖會標示出該「台灣南極科學研究站」的位置。

AT組織系統本身的網站與相關出版品會將該「台灣南極科學研究站」列入其「南極科學研究站名錄」中。

國際南極社群內之各國的國家南極科學研究部門的網站與相關出版品亦會將該「台灣南極科學研究站」列入其「南極科學研究站名錄」中。

亦即其整體效益為:

在現階段,作「台灣為一主權國家的國際宣示」。

在現階段,有如國際社會參與南極活動之既有效益,如:學術研究、國際交流、人文的 (落實「海洋台灣」,且在嚴苛自然條件下的南極作長期活動可提高人力素質) 、國防的 (非武裝之軍職人員在嚴苛自然條件下的南極大陸支援南極活動正可磨練相關戰技 …… ,部分之南極科學研究項目與國防科技有關) 、國計民生的 …… 等。

在將來,如國際社會般,為「永世台灣」積累「南極資歷」以便在成功建構台灣國並成為南極公約簽約國之後,能在 ATCM 為維護我們於「國際南極事務上之相關國家利益」的發言權預作準備。

民間主辦之事件式的「南極大自然探險活動 (AA) 」為副

其在表面上儘管屬體育活動但卻同樣有助於積累該國之南極資歷,而仍具國際政治外交價值,連新加坡都已在 4 年前完成自 80°S 滑雪到南極點 (90°S) 之活動。

2002 年 8 月 15 日,台灣國家山岳協會以及台灣南極學會於台北市召開記者會宣佈了其共同籌劃之「 2004 台灣南極第一高峰暨南極點遠征探險活動 (2004TAE) 」計畫,期在 2004 年 1 月初出發以開啟「第一個台灣南極大自然探險活動」。次月 11 日,國際南極社群 (International Antarctic Community) 之重要國家 ──

 澳洲 ── 的國家南極科學研究署之網站 (http://www-old.aad.gov.au/goingsouth/tourism/News/2002/11sept.asp#5) 中,即以下述標題而大篇幅登出了該計畫的報導 ──

TAIWANESE GROUP PROPOSING 2003-04 VINSON ASCENT, TREK TO SGP
台灣探險隊籌劃 2003/04 年南極第一高峰文生山攀登暨健行至地理南極點活動

2004TAE 還未成行,卻已經使得「台灣國名」登上南極國際舞台。

於同一南極夏季 (2003/04 年) ,在過去的南極活動史上不知已分別出過多少探險隊、人口是台灣的 2.5 倍之英國及比台灣少的澳洲又分別有 2 個及 1 個探險隊登場,惟 2004TAE 卻因所需之 1500 萬經費無著而無法成行以共登南極國際舞台,而打敗它的,並不是南極之嚴苛自然環境。

原訂在 2004 年 4 月要在高雄市舉行,涵蓋南極自然與人文事務、 1976/85 年間使用海功號之 4 航次的「台灣南極漁業科學研究探險活動」、 2004TAE 成果發表及聘請世界知名之南極探險者來訪 …… 等活動之「台灣南極大展」亦因而取消。

20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