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台灣 電子報 20100125-2 |
__ 國際訊息 __
陳冠中:在今天的中國,許多知識分子發現,光靠自己的知識去謀生已越來越難,但如果加入了親政府的隊伍,謀生的道路就又變得光明了起來。
周保松:現在政府用的不是以前那種高壓方法,而是利誘,給他們很多經濟上的好處。我想這可能是更厲害的做法,也就是在經濟上給予各種物質上的好處,讓你不要對政府採取批判性的態度。
在中國政府的經濟利誘以及政治控制下,中國的知識分子大多選擇了在體制內做學問、做官和經商等等。但是,一些學者說,如果不讓知識分子在體制外生存,迅速崛起的中國可能會走上歧途。
在中國,很多人把那些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包括技術專家、學者和作家等人看作知識分子。他們受過專業培訓,掌握專門知識,並以自己掌握的知識謀生。
身為作家,上海出生的陳冠中算得上是中國一位名符其實的知識分子,因為他發表過不下十部著作,也賺了不少稿費。
陳冠中:知識分子在體制外難謀生
不過,與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不同的是,這位常年居住在北京的陳冠中其實是香港人,他出的書很多因為很敏感要在境外出版。他說,在今天的中國,許多知識分子發現,光靠自己的知識去謀生已越來越難,但如果加入了親政府的隊伍,謀生的道路就又變得光明了起來。
陳冠中說:「我們的中央政府現在是越來越有錢,這幾年到處讓知識分子可以好過一點,學者和媒體界都拿到了很大的好處。有些人會埋頭去做自己的事情,不去做政府的對立面,還有很多知識界的人很願意替政府說話。這個族群甚至是越來越大。」
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 2001 年 7 月 1 號提出了“三個代表論”,後來還被正式納入國家的憲法,從而正式和制度性地開啟了中國的知識分子與中共黨員之間的直達車。
精英學生入黨日後找好工作
許多中國的年輕人在還沒有正式成為知識分子之前就已經提早搭上了中共黨員的直達車。在他所到過的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陳冠中發現許多成績優秀的大學生已經加入了共產黨。學生們說,光是從好大學畢業還不行,還需要有厚實的家庭背景和很高的政治覺悟才能在畢業後找到好工作。
另外,在他所接觸的學者和作家同行當中,許多人因為緊跟政府而當上了院士,或得到政府為優秀作家分配的房子。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周保松說,在中國特殊的經濟體制下,知識分子難以具備在體制外批評政府的物質基礎,而政府的利誘恰好為知識分子提供了一條謀生新路。
周保松說:「中國的知識分子跟以前面對的狀態有點不同。以前是一下子高壓,不讓你說。現在政府用的不是以前那種高壓方法,而是利誘,給他們很多經濟上的好處。我想這可能是更厲害的做法,也就是在經濟上給予各種物質上的好處,讓你不要對政府採取批判性的態度。」
與此同時,擁有博士學位的劉曉波和其他一些異見人士因為批評政府而受到的待遇給了中國的知識分子和年輕的大學生一個“反面教材”。
中國境內優秀生無奈來港多讀商科
周保松說,在他所執教的香港中文大學,來自中國的許多優秀學生雖然本身仍然具有對政府的批評性,但覺得自己無力抗爭政府、改變目前的格局,於是紛紛選擇實用主義,攻讀商科。
儘管如此,周教授說,在給中國境內來的新生上政治和哲學課程時,他總會給他們放映有關八九“六四”事件的錄影片。
中國進步需要體制外知識分子
周保松說:「通常,我第一年要做的事是,找一個晚上給他們播天安門,提醒他們有這麼一回事發生。很多學生非常震驚。他們在國內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件事,或者聽說過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做為一個民族來講,對這個多麼重要的歷史,我們新一代完全沒有機會去了解、去反思的話,那麼我們所謂的盛世是什麼樣的盛世呢?如果它只是給我們一個很滿足的感覺而已,我想這跟我們對大國的想像有非常大的出入。」
旅居北京的香港作家陳冠中說,中國做為一個經濟強國正在世界崛起,但是如果知識分子都在講官話,國家會失去自我糾錯的能力,國家的發展有可能走上歪路。
(2010/1/24)
副欄/Lim Bun-hoa (林文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