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台灣 電子報 20090701-1

__ 國際訊息 __

中國下猛藥刺激經濟恐有副作用/顧蔚, REUTERS

cn.reuters.com


 僅僅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新增貸款規模就超過去年全年。今年中國貨幣供給量增長逾 25% ,而所謂大印鈔票的美國不過增長了 10% 左右。

 【路透香港 7 月 1 日電】現在中國國內非常擔心美國過量印鈔,但國內的情況可能更值得關注,因為在貨幣寬鬆政策的有效性方面,中國水準之高無人能及。

 為了提振流動性,促進經濟成長,中國政府取消了信貸配額限制,把利率降至四年低點,並降低了基建項目的啟動資金要求。這些政策已見成效 ── 僅僅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新增貸款規模就超過去年全年。今年中國貨幣供給量增長逾 25% ,而所謂大印鈔票的美國不過增長了 10% 左右。

 中國政府的“貨幣噴射”不會沒有副作用,它可能比其他國家更先遭受通貨膨脹的壓力。戰無不勝的流動性之矛攻擊堅不可摧的產能過剩頑石,究竟誰能勝出?歷史已經證明,即便在產能嚴重過剩時期,中國仍可出現通膨,比如 2008 年。

 當前,中國經濟處於蜜月期。廉價資金觸手可得,但目前為止這僅帶來了資產價格膨脹,即投資者喜歡的那種通膨。從數據上看,談通膨似乎是杞人憂天,因為 5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比去年同期降低 1.4% ,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則下降了 7.2% 。但考慮到去年基數很高 ── CPI曾經高達 8% ,這些數據反而顯示出中國更需要防範通膨,而非通縮。

 中國決策者可能高估了經濟危機使得外需縮減的程度。去年末製造業活動大幅下挫,是被企業所有人的去庫存化動作誇大了。考慮到國內零售還在以雙位數的速度增加,來自消費者的終端需求其實並沒有之前想像得那麼疲軟。

 中國政府開出一劑猛藥,讓市場資金泛濫,企業、銀行和地方政府喜出望外地照單全收。因為銀行透過大量貸款來賺錢,企業樂於低成本資金,而地方政府官員則因做好經濟而有政績。

 股票市場因為價格最容易波動,率先對資金的注入做出了回應。上証綜指今年以來攀升 63% ,表現在全球居前,而同期美道瓊指數則跌 3% 。緊接著就是房地產市場。美國房價仍在下滑,但在深圳和上海等中國城市,房價自 4 月以來已上漲 20% 。新推案銷售現場排起長龍,中國政府正在討論如何增加供應量,平抑市場價格。

豬肉價格就像煤礦的金絲雀

 不需要多久,資產價格膨脹就會影響到實體經濟。人們將要為新房子購置電視機和電冰箱,股市裡賺了錢,投資者可以大點魚翅和大閘蟹作午餐。

 在中國,實體經濟通膨的先期信號幾乎確定會在豬肉價格上有所表現。過去十年中,豬肉價格就像煤礦的金絲雀一樣,準確預告著通膨風險的到來。在 2004 年和 2007 年,通膨在豬肉價格高漲後急速加劇。

 2007 年和 2008 年豬肉價格跳漲,促使政府推出扶持養豬業的新措施,供應逐步增加。結果就是,豬肉價格從 2008 年初的高峰跌落 39% 。養豬無利可圖,於是農民減少了飼養量。這為豬肉價格再次飆高埋下了伏筆。

 通膨延伸至工廠只是時間的問題。去年第四季大舉去庫存化之後,中國企業已經開始補充庫存,因預期今年後期商品價格將走高。這反過來助長了全球商品價格的上漲。中國出口下滑導致成千上萬家工廠關門,供給萎縮超過了需求的減少,目前成衣和玩具等部分製成品定價能力反而上升。

 隨著通貨膨脹影響到消費者和企業,中國就會再次升息。國內和國際利差擴大將吸引外資流入,資產價格或進入最後的瘋狂,但高利率將影響公司營收,並削減購屋者的購買力,資產價格或隨之逐漸下降。

 正如貨幣學派所言,通貨膨脹時時處處都是一個貨幣現象。現在全世界央行祭出前所未有的寬鬆政策,巨量貨幣注入經濟後,投資者有必要密切關注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效果。

(2009/7/1)

【數位台灣家族】 www.digitaiwan.com
 建自 1996.9.25. Lim Bun-hoa (林文華) /
 訂閱或停訂“數位台灣電子報”: bunhoa@digi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