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台灣 電子報 20090511-1

__ 國際訊息 __

有權的人民才可以對政治人物無情/李華, DEUTSCHE WELLE

www.dw-world.de


 民建聯 (民主建港聯盟) 創黨主席曾鈺成:中國民族不但與偉大民族無緣,甚至可稱之為渺小、劣敗的民族。 …… 主要原因不是英國民族比中國民族優秀,而是英國的民主制度使人民有權。有權的人民才可以對政治人物無情,有權的人民才能夠自己選擇掌政者,才能夠按照現實需要而不是背著歷史包袱去投票選出領導人。

 過去一週中,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和台灣新聞時主要關注以下焦點︰五四運動 90 年後,學者斥當局淡化五四主旨“民主與科學”;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請辭牽動[兩岸]三重爭鬥;從邱吉爾關於偉大民族的說法看毛鄧不能否定的觀點,如何對六四下定論以及中國現在的所謂崛起。

 今年是五四運動九十週年,但由於今年也是中國的政治敏感之年,因此五四運動在中國似乎成了一個敏感甚至有點禁忌的話題。《明報》發表評論指出︰「現今在中國談論“六四”仍是禁忌,但另一次學生運動“五四”至今已經 90 年,卻每年都成為學界話題,今人除了反思它以及“新文化運動”在上世紀初掀起的思想及政治的風雲,還藉此重提當年未竟的夢想 ── 民主與科學,每次討論皆能勾起有識之士久埋心底的理想。 …… 從 89 年開始,談五四就一直是“愛國”。」隨著 5 月 4 日臨近,中國各地均有五四紀念活動,但都是強調“五四”是“愛國運動”,淡化其主旨“民主與科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員雷頤對此頗不以為然,稱其『實際上是用愛國主義來獲得某種更大的民眾精神上的支持。』」

 報導接著寫道︰「令雷頤憂心的是,時下很多青年人接受了這種狹隘的、排外的民族主義,“去年抵制 (法資超市) 家樂福的時候,學生一煽動就起來了。”但他又指出,當局一方面強化學生的民族主義意識,另一方面又擔心會再有學運爆發,影響穩定,所以每年 5 至 6 月都較為緊張,擔心“六四”或是“五八”再重演 (1999 年 5 月 8 日美軍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學生遊行並打砸美國大使館) 。」

 與此同時,在台灣,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突然請辭,引發人們對國民黨內部權力鬥爭和[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猜想。《蘋果日報》發表署名“李平”的文章,題為《江丙坤請辭牽動[兩岸]三重爭斗》。文章寫道︰「就任總統近一年的馬英九,正面對海基會董事長換屆、行政院長是否換人、 7 月國民黨主席改選等人事佈局問題。國民黨權鬥劇烈,不只關乎黨籍立委與政府的合作,更關乎[兩岸]政策的主導權。表面上,黨主席之爭只涉及有意兼任主席的馬英九與現任主席吳伯雄,但馬的對手還有深受北京器重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坐擁議會主導權的立法院院長王金平。」

 文章接著寫道︰「江丙坤請辭的頭條理由是連戰指示他建立國共平台,但他並未為此作出解釋 …… 江丙坤不只是馬、連之間的夾心人,也是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夾心人。民進黨將在下週發動嗆馬大遊行,馬的[兩岸]政策是被攻擊的重點,江丙坤也飽受賣台之類的指摘,加上他及家人經營的公司涉及中國業務,更難逃利益衝突之嫌。 …… 最詭異的是,江丙坤請辭之際,北京並未肯定他對改善[兩岸]關係的貢獻,反而放出風聲,指江是「台商代言人」、有失身分。今年 1 月,江高調走訪廣東、江蘇台商,呼籲中國協助他們應付金融海嘯,但海協會長陳雲林則當面說台商不能「等、靠、要」,已令傳媒側目。江丙坤現時請辭,馬英九在人事佈局上雖說有了主控權,但以他的優柔寡斷及[兩岸]決策的複雜性、藍綠爭鬥的衝突性,恐怕他是寧願按兵不動,因此才強力慰留江丙坤。」

 《蘋果日報》本週還發表李怡的文章,題為《對領袖無情,是偉大民族的標誌》。文章說︰「2002 年, BBC 舉行一個「最偉大的 100 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是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這位反對綏靖政策,領導英國堅決與德國納粹決戰到底並贏得勝利的「最偉大的英國人」,戰後卻立即被英國選民拋棄了,由於工黨提出福利國家的目標對戰後一貧如洗的英國社會有吸引力,導致保守黨慘敗。 1945 年 7 月邱吉爾卸下首相職務,他後來引用古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話說︰「對政治領袖無情,是偉大民族的標誌。」這句話因邱吉爾引用而成為傳世名言。」

 文章接著話鋒一轉寫道︰「最近,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談六四,他說“中央肯定是錯的”;並說,在六四事件中,鄧小平是下令軍隊開槍的人,也是要負責的人。但他說,如果講死人,文革比六四不知多幾多倍。需要負上責任的毛澤東,他的肖像仍懸掛在天安門,他的思想仍寫在黨章、憲法之內。 …… 倘若曾鈺成關於對毛鄧不能否定的看法,是反映中國境內主流意見的話,那麼對比邱吉爾關於偉大民族的說法,我們也許不得不產生一個可悲的結論︰中國民族不但與偉大民族無緣,甚至可稱之為渺小、劣敗的民族。 …… 主要原因不是英國民族比中國民族優秀,而是英國的民主制度使人民有權。有權的人民才可以對政治人物無情,有權的人民才能夠自己選擇掌政者,才能夠按照現實需要而不是背著歷史包袱去投票選出領導人。而中國人民則長期處於無權狀態,現在的所謂『崛起』,也正如魯迅闡釋『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一樣,說穿了就是老百姓永遠交互處於兩個狀態之下︰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文章最後寫道︰「我們不希望下一代中國人,仍交替生活在魯迅所說的兩個不幸時代裡,我們希望中國民族有一天成為偉大民族。因此,下一代的民主薪傳至為重要。」

(2009/5/10)

【數位台灣家族】 www.digitaiwan.com
 建自 1996.9.25. Lim Bun-hoa (林文華) /
 訂閱或停訂“數位台灣電子報”: bunhoa@digi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