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台灣 電子報 20110525-1

__ 國際訊息 __

誰的祖國?誰的國民?/鄒頌華, BBC

www.bbc.co.uk


 我們實在難以想像,他們與中國大陸沒有什麼淵源,為什麼要因為華裔的祖國成就而興奮自豪和有歸屬感?香港本來是個多元的社會,不同人士有不同的祖國,甚至難以界定祖國 (如歐亞混血兒) ,在這樣的教育指引下,難免給人唯我獨尊、萬國來朝的霸氣,哪又如何能達到「求同存異、互相欣賞,促進社會和諧」的目的?

 香港政府擬於明年九月在中小學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剛推出的課程指引諮詢稿引來四面八方的爭議,上週本欄已談過。這次筆者想繼續討論有關科目對本地非華裔學生的影響。

“公民教育”變國民教育

 筆者記得,在八九十年代念中小學時有德育課,至中學的社會科中有講及“公民教育”,與德育課分開,講授的是政府架構、三權分立、選舉制度,還有人權等議題。對一個中學生來說,這些都是非常沉悶的課題。當時學生要死記硬背《香港的議會發展》和兩條《國際人權公約》的內容,能因此而培養出多少公民責任心實在難以估計。不過,這一代的香港人對公民權利和責任的認識雖淺,但總算是略有所聞,而這些都是放諸於任何族裔皆準的價值 ── 不論你是什麼人,你都享有基本的人權和自由,而只要你是香港永久居民,不論種族,你都同樣享有投票選舉權。

 不過,公民教育在回歸前夕已靜悄悄地退場,今天甚至已經“變身”為熨手山芋 ── 國民教育,還連同德育一起速銷。這兩者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現在硬要湊在一起,難免給人「搭德育便車」的感覺,如文化評論人潘國靈所說,就是把國民教育與德智體群美等正面的價值觀掛勾,予人理所當然的模樣。而在 1996 年新版的《公民教育指引》中提及的民主、人權和公民參與等,從此沒了影蹤。

 課程指引的教學例子愚民得有多令人咋舌,已有很多文章指出,在此不再重覆。本來是要訓練學生批判思考的公民教育 (當然,當年這課程有否成功訓練學生的批判思考又當別論) ,一下子變成有「樣版」答案的國民教育,原因很簡單 ── 即使回歸以來愈來愈多人認同自己為中國人,但香港過去的教育和民心態度,仍不符合北京心目中的「理想」國民形像。所以,只要一翻開指引,我們看不到它提及公民應有的權利,而是鋪天蓋地宣揚中華文化之美,動之以情 (文件第 18 頁) ,以圖令學生培養出愛國心和歸屬感。

「少數族裔」要愛誰的國?

 問題來了。在香港的尼泊爾、印巴裔等我們通稱為「少數族裔」的人其實為數也不少,前者目前人數有約二萬,後者更多,接近四萬,而且不斷增加。他們幾代以前已在香港落地生根,如尼泊爾人多是自 1948 年以來港英政府招攬的「啹喀士兵」的後裔,而印巴裔人士更是自鴉片戰爭時代已有他們的影蹤。他們當中許多是百分百的「香港人」,可是,課程指引早就狹隘地假設了所有香港人的祖國是中國。指引的學習目標指出:學生應「追溯中國傳統習俗和自己的祖籍及家鄉,萌發對國家、家鄉的歸屬感」 (第 28 頁) 。

 由此可見,諮詢文件完全沒有顧及本地少數族裔的需要。我們實在難以想像,他們與中國大陸沒有什麼淵源,為什麼要因為華裔的祖國成就而興奮自豪和有歸屬感?儘管這些群體一直被邊緣化 (所以我們才會稱他們為「少數族裔」,這個詞不包括同樣也是少數的居港歐美人士) ,但不容否認的是,香港本來是個多元的社會,不同人士有不同的祖國,甚至難以界定祖國 (如歐亞混血兒) ,在這樣的教育指引下,難免給人唯我獨尊、萬國來朝的霸氣,哪又如何能達到「求同存異、互相欣賞,促進社會和諧」的目的?

 事實上,這裡還牽涉到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公民國民不分。不少少數族裔是香港的公民和永久居民,但非中國國民。他們當中很多因為歷史因素而歸屬英籍,又或持有英國海外公民 (即 BNO) 身份。他們和中國沒有淵源,但與很多祖籍中國的香港人一樣,同樣選擇扎根香港。對他們來說,有歸屬感的地方,很明顯就不是指引內所談的「祖國」,況且,這個「祖國」也從來不把他們當成國民。

香港哪裡去了?

 把公民教育變成國民教育,再從國民教育中淡化香港的角色,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抹掉,有輿論認為這是政府在逃避其政治責任。的確,如果 2018 年香港真的可以直選特首,現在就是要好好教育下一代公民責任的時候。這也是香港身為中國國民的責任,香港直選地區首長會是全中國的先例;這樣,香港對於整個中國而言,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這不就是「文明國民」的典範嗎?因此,前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才會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有責任推行有別於 中國境內的港式國民教育」。

 可惜,這顯然不合當局和北京的原意。雖說指引希望動之以情,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可是,這份指引頻出西洋鏡。在探討個人和國家的關係時,指引這樣描述:「個人與國家發展並非兩個獨立概念,人民是國家的重要資產,個人良好品德有助推動國家進步發展,而個人亦會因國家進步發展而受惠。」 (第 12 頁) 。

 原來,我們都是資產!廣東俗語有云:「講錢失感情」。如此國民教育,不免令人感到虛偽,與教育的真締 ── 知識的追求、理性的思考、還有真善美,相去遠矣。

(2011/5/24)


副欄/Lim Bun-hoa (林文華)

【數位台灣家族】 www.digitaiwan.com
 建自 1996.9.25. Lim Bun-hoa (林文華) /
 訂閱或停訂“數位台灣電子報”: bunhoa@digi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