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台灣 電子報 20100806-1

__ 國際訊息 __

德國漢語專家談廣州的“撐粵語”抗議活動/胡小光, DEUTSCHE WELLE

www.dw-world.de


 韓可龍:在廣州,如果當地媒體不能再使用粵語方言,那麼當地人就認為這是在矮化他們的語言,這對大多數當地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粵語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所謂的“強勢方言”,人們一直把它與當地文化和經濟實力正面聯繫在一起。

 廣州市近來發生兩次群眾集會,抗議該市政協提出的廣州電視台取消粵語播音的提議。德國波鴻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代主任韓可龍博士 (Dr.Henning Klöter) 對中國的方言政策發展歷史有深入的研究。就廣州的“撐粵語”抗議活動,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這位專家。

德國之聲: 中國廣州最近接連發生維護當地方言在媒體中使用權利的抗議活動,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韓可龍: 我想,發生這一混亂的一個原因,是人們不知道中國現在的官方語言政策和所建議採取的措施背後,用意到底是什麼,不知道建議強制廣州地方媒體使用普通話的政策用意。沒人知道這種政策到底會導向何處。
德國之聲: 中國共產黨迄今所採取的方言政策是怎麼樣的?
韓可龍: 自 1949 年以來,中國政府的語言政策是十分明確的,那就是在教育領域、媒體和公共機構中推廣普通話。語言扮演了一個像徵國家統一的重要角色,這是中國政府大力在全國推廣普通話的原因。
德國之聲: 但是直到現在仍有電視頻道只使用粵語,不是嗎?
韓可龍: 是的,特別是廣東和香港的確是如此。在其它一些地方,如上海,地方方言還負很大的公眾與社會作用。在這些地方,語言政策在過去的 60 年裡一直是平和的,沒有採取粗暴的方式來加以貫徹。
德國之聲: 那為什麼現在廣州突然有上千人上街抗議遊行?
韓可龍: 我認為,一個普遍的現象和問題是,方言不僅僅是交流工具,也是地方文化的象徵。現在在廣州,如果當地媒體不能再使用粵語方言,那麼當地人就認為這是在矮化他們的語言,這對大多數當地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粵語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所謂的“強勢方言”,人們一直把它與當地文化和經濟實力正面聯繫在一起。
德國之聲: 中國有很多方言,很多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語言。在中國的其它地方出現過類似的衝突嗎?
韓可龍: 方言的使用問題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都有,不僅僅是在 1949 年之後才有,而是以前就有。但是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的情況有所不同,官方的語言政策是給予少數民族語言以生存的基礎,正式承認少數民族語言在教育中的地位。但是中國的方言之間往往差別太大,例如北京人到廣東,不懂粵語就不能溝通。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有理由認為這些方言實際上是種語言,但是中國政府方面沒有採取正式的保護方言多樣性的措施。

 韓可龍博士 (Dr.Henning Klöter) 簡介: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系博士 (2003 年) ,曾任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2007-2009) ,現任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漢語言文學系代主任。發表過專著《傳教士語言學 ── 以十七世紀之閩南方言文獻為例》以及《早期西文文獻中的官話與方言》等多篇研究中國方言與語言政策歷史的論文。

(2010/8/3)


副欄/Lim Bun-hoa (林文華)

【數位台灣家族】 www.digitaiwan.com
 建自 1996.9.25. Lim Bun-hoa (林文華) /
 訂閱或停訂“數位台灣電子報”: bunhoa@digi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