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台灣 電子報 20100301-1

__ 國際訊息 __

中國欲改革“戶口”卻難以下手/Christoph Ricking, 洪沙, DEUTSCHE WELLE

www.dw-world.de


 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者王飛凌:「最大的問題是對中國相當大數量的人口的歧視問題。特別是對在農村生活或者偏遠地區生活的人的歧視。這項制度本身從一開始就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它只能引發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

 中國戶籍制度是上世紀遺留品。每個人都必須有戶口,否則在中國社會入托、讀書、就業、結婚樣樣都成問題。如果每個人都只呆在自己的戶口所在地,這種戶籍制度還不至於會遇到什麼困難。但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農民工,離開自己的居住地,前往城市尋找更好的謀生機會。但是由於戶籍制度所限,這些屬於社會弱勢群體的農民工在城市無法享受到優惠的健康醫療服務,農民工的子女在城市就學也成問題。呼籲徹底改革戶籍制度的聲浪越來越高。但是對這一制度動大手術又談何容易。

 簡單來說,中國的戶籍制度建立在不公正的基礎之上,而且早就不合時宜了。在中國,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的居住地登記戶口,有了戶口才能享受醫療、義務教育等一系列社會服務。特別是想獲得大城市的戶口就尤為困難。比如說在北京,通常只有國營企業才有機會給自己的僱員登記一個北京戶口。

 現如今超過 1 億中國人早就已經離開了原有的居住地,選擇在其它地區生活。這些人當中以沒有特殊技能的農民工為主。在城市尋求生計的農民工只能獲得暫住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在今年 2 月發表的一份有關中國的報告中指出,造成中國社會社會福利制度剪刀差越來越大的原因就是現有的戶籍制度。

戶籍制度導致“兩極社會”

 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者王飛凌表示,經合組織的看法不無道理。他說,戶籍制度導致中國形成兩極社會。

 「最大的問題是對中國相當大數量的人口的歧視問題。特別是對在農村生活或者偏遠地區生活的人的歧視。這項制度本身從一開始就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它只能引發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

“改革戶籍”談何容易

 但是對中國現行的戶籍制度進行改革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戶籍制度有助於有關機構控制管理從農村湧入城市的勞動力。如果戶籍制度取消了,數以百萬甚至千萬計的中國人將可以不受約束自由地在鄉村與城市間流動。而城市將無法再繼續承擔現有的社會福利。相對於印度、巴西等其他新興工業國家,在中國的城市很少能看到貧民區。德國科隆大學現代中國問題研究學者沙平 (Thomas Scharping) 表示,如果取消現有的戶籍制度,這一切不久就會改變:

 「譬如說印度、巴西、印尼或者其他大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都是有著巨大的勞動力資源。而勞動力資源豐富也有兩面性:如果勞動者可以在居住地和工作的地點自由選擇,那麼這對經濟發展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反過來看,這也必將引發諸多的社會問題。」

“購屋得戶口”並非創新

 即便是在中國國內,現行的戶籍制度也被看作是不平等的制度。上世紀 80 年代中期以來,戶籍管理相對有所鬆動,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在今年 2 月出版的一期《求是》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加快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探討“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相結合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新模式。政治學者王飛凌表示,這種所謂「在城市裡購了房子的人可以獲得該市戶口」的戰略並不是什麼新的想法。他說,差不多在所有城市,有錢人都可以花重金購買當地戶口,不管是透過購屋的形式還是其它投資方式。但是社會問題卻不會因此得到解決,相反的只能更加激化。

 「周永康的建議首先是幫助了那些富裕階層,也就是說中國社會的少數階層。這只會引發新的問題,就是將原本就已經十分貧困的農村地區的資本都流向城市。人們把金錢投向本來就已經很富裕的城市。」

改革戶籍制度的其他途徑

 王飛凌也不贊成取消戶籍制度。而且從政治層面上也不可操作。因為對於很具吸引力的城市來說根本沒有理由去修改現有制度。城市居民也不願意放棄目前他們仍享受的特權。王飛凌提出另外一種建議:

 「最理想的道路是,改革現有的戶籍制度不是完全取消戶籍制度,而是努力加強提高這些遭受歧視群體的地位。換句話說,就是給與農民或者偏遠地區居民自我組織的機會。比如說,讓他們擁有土地私有權。這樣他們就沒必要去大城市了。」

 中國戶籍制度改革今後將是怎樣一番情況現在還很難說,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努力消除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社會不平等將是中國政府未來幾十年的核心任務之一。

(2010/2/23)


副欄/Lim Bun-hoa (林文華)

【數位台灣家族】 www.digitaiwan.com
 建自 1996.9.25. Lim Bun-hoa (林文華) /
 訂閱或停訂“數位台灣電子報”: bunhoa@digi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