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台灣 電子報 20091228-1

__ 國際訊息 __

中國能終將統治世界嗎?/蕭洵, 華盛頓, VOA News

www.voanews.com


 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中國問題學者裴敏新:一個最為奇怪的事是有關中國優勢的預言似乎令每個人都信服,唯獨中國人卻不這麼想:雖然國際商界都在不吝言辭地對中國在這次危機中的表現加以讚許,但中國的領導人的憂慮卻難以消除。

 許多學者相信,二戰以來這場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衝擊了整個世界,但卻獨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崛起的舞台。有學者甚至預言,中國終將統治世界。但是其他學者認為,中國無法君臨天下,而它的統治者也深知這一點。

 英國作家馬丁﹒雅克的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的確有高盛預測數字的支持。中國的經濟規模或許在 2010 年便會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更令許多人興奮的是,中國用不了多久,或許十幾、二十年,就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或許果真會如此,不論你用美元計算,還是以購買力平價計,很多人相信,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但是, GDP 第一和統治世界有什麼關係呢?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中國問題學者裴敏新在新聞週刊年終特刊上撰文唱反調說,這不是一個等式,中國無法統治世界。

 裴敏新說,一個最為奇怪的事是有關中國優勢的預言似乎令每個人都信服,唯獨中國人卻不這麼想:雖然國際商界都在不吝言辭地對中國在這次危機中的表現加以讚許,但中國的領導人的憂慮卻難以消除。

 中國的官員們其實意識到刺激計劃形成的隱憂。裴敏新指出,大筆貸款湧進國有企業,而錢卻流向股市和房市進行投機。他引用背景資訊機構龍洲經訊的估計說,中國銀行從 2008 年到 2010 年放出的所有貸款中,將有六分之一無法得以清償。

 裴敏新說,中國官員時常表達的不安之情或許有些言過其實;或許他們只是謙虛,或者是想緩和西方對所謂中國威脅的擔憂。但是,他認為中國領導人更可能講的是實情:他們看到中國確實表現出最引人注目的復甦,但同時認識到這只是個相對的成就 ── 中國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長期代價。

 這些長期代價除了為未來壞帳播下禍種,集中在投資方面的刺激政策加劇了中國的經濟失衡。刺激計劃創造出巨大的新產能,但卻沒有真正促進中國疲弱的家庭消費力。裴敏新說:「中國的領導人了解這一切。不過他們還沒有決意冒險。」

 與中國高層官員稔熟的經濟學者蕭耿也表示,中國領導層的確意識到許多問題,但很多問題難以得到解決。美國智囊機構布魯金斯學會和清華大學合辦工作主任蕭耿在布魯金斯學會的一個中國經濟討論會上說:

 「我認為,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在過去幾年間認識到中國的增長模式有很嚴重的問題,他們也很想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問題在於 (要解決這些問題) 沒有那麼容易。」

 蕭耿說,他在北京三年間,每次遇到高層官員,他們都會問:「你有什麼好辦法解決這個或者那個問題嗎?」蕭耿說,那樣的態度給他很深印象,但是問題的確很嚴重。

 蕭耿認為,中國經濟有三方面問題:一是工資過低;二是土地和能源等價格過低;第三則是過多的低利貸款。他說,大量收入流向了國有企業,而它們不用付紅利,不付高薪;上市公司的盈利無法轉化為購買力。

 其他學者點出了他們相信是根本性的問題,也就是產權和土地權的問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教授胡永泰認為,歸根究底,問題在於土地的私有化遲遲未能跟進。

 但是,主張私有化的耶魯大學經濟學者陳志武說,由於中國的憲法和中國共產黨都旗幟鮮明地說中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他說:

 「只要這方面的論述不改變的話,那麼任何人去直接地推私有化,都會碰到很多的障礙和阻力。」

 中國的領導階層或許意識到增長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他們在體制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固執使得這些問題無法得以從根本上解決,而透過轉而求其次地尋求其他途經轉移矛盾時,卻仍要應付重重阻力。

 中國問題學者裴敏新在其文章中提到,中國領導人過去若干年信奉的一個策略是透過獲取海外資源來維持其長期安全利益,但這樣的舉動不僅受到西方政客的阻撓,也引起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警惕。

 裴敏新說,另一個謎團是如果中國已經如此強大,卻為何在解決一些全球問題時不願展現出更多的領導意願?例如,北京的錢櫃裡塞著 2.1 兆美元外匯儲備,但卻沒有打算把這些錢用在共同危機上。

 北京方面浪費了展現其“軟實力”的許多良機,問題或不在於那裡的官員們能不能夠,或願不願意去做。裴敏新指出,中國的領導人看起來並不關心他們是否有能力將實力轉化為國際舞台上的真實收穫,因為他們更為關心的是內部穩定問題。

 裴敏新說,誠然,危機縮小了中國與其對手在經濟上的差距,同時眾人對中國新實力的認識也可以令中國的領導人在國際上出風頭,然後拿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給中國的公眾炫耀。但是,他認為,中國領導層並不傻;他們深知挑戰的艱巨,也明白時運可能即刻逆轉,因此他們明白,自己只不過是最不糟糕的輸家而已。

(2009/12/25)


副欄/Lim Bun-hoa (林文華)

【數位台灣家族】 www.digitaiwan.com
 建自 1996.9.25. Lim Bun-hoa (林文華) /
 訂閱或停訂“數位台灣電子報”: bunhoa@digitaiwan.com